亲宝软件园·资讯

展开

node socket.io实现p2p实时发送

闲坐含香咀翠 人气:0

常见的消息通知:

常见的站内通知类别(括号里是对自己目前项目出现情况的分析,读者忽略):

实现思路与步骤等

除了用消息队列MQ以外,笔者想到的是使用websocket协议实现,该协议为全双工通信full-duplex,长连接PersistentConnection,相比http来说是种持久化协议。

其中主要的开发步骤有:

其中,需要注意的点有:

具体实现思路:

其他方法介绍

轮询:客户端定时向服务器发送Ajax请求,服务器接到请求后马上返回响应信息并关闭连接。 优点:后端程序编写比较容易。 缺点:请求中有大半是无用,浪费带宽和服务器资源。 实例:适于小型应用。

长轮询: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Ajax请求,服务器接到请求后hold住连接,直到有新消息才返回响应信息并关闭连接,客户端处理完响应信息后再向服务器发送新的请求。 优点:在无消息的情况下不会频繁的请求,耗费资小。 缺点:服务器hold连接会消耗资源,返回数据顺序无保证,难于管理维护。 Comet异步的ashx, 实例:WebQQ、Hi网页版、Facebook IM。

长连接:在页面里嵌入一个隐蔵iframe,将这个隐蔵iframe的src属性设为对一个长连接的请求或是采用xhr请求,服务器端就能源源不断地往客户端输入数据。 优点:消息即时到达,不发无用请求;管理起来也相对便。 缺点:服务器维护一个长连接会增加开销。 实例:Gmail聊天

Flash Socket:在页面中内嵌入一个使用了Socket类的 Flash 程序JavaScript通过调用此Flash程序提供的Socket接口与服务器端的Socket接口进行通信,JavaScript在收到服务器端传送的信息后控制页面的显示。 优点:实现真正的即时通信,而不是伪即时。 缺点:客户端必须安装Flash插件;非HTTP协议,无法自动穿越防火墙。 实例:网络互动游戏。

技术实现与相关包介绍

包介绍

nodejs不像其他的服务器,对于不同的连接,不支持进程和线程操作,写这类功能的时候就需要找更合适的包。

使用WebSocket协议的包有好多,这里我先讲一种常用的包是nodejs-websocket包,网评说使用较为繁琐,这里就没使用。它需要依赖于底层的C++,Python的环境,支持以node做客户端的访问。当然了,这里我一定要说一下,nodejs-websocket是纯粹的使用了WebSocket协议,因此使用时需要写心跳检测,检测用户是否在线等情况。

我采用的是socket.io,它使用起来较为简单,功能强大,支持集成websocket服务器端和Express3框架与一身。它可以不需要心跳检测,不过这也是个相对说法,因为它结合封装了轮询机制和实时通信,当websocket连接断掉时,它会不停的尝试连接,耗费资源。当然了,还有其他库,比如node-websocket-server(不需要了解,直接放弃)。

技术实现

在实现前,考虑到发送消息时,向指定用户发送WebSocket消息,但对方可能不在线,这种情况,我这么处理:

socket.io的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有两个函数 on()、emit(),核心函数,可轻松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双向通信。

服务端

直接上代码:

    'use strict';

    // 维护socket连接的代码
    const { addSocketId, getSocketId, deleteSocketId } = require('../../../utils/socket/socketId');
    // 保存消息
    const message = require('../saveMessage');
    // socket连接许可验证
    const { socketAuth } = require('../../../middleware/socket/index')

    // socket接口,传入/bin/www.js
    function init(io) {
    
    /**
     * @description: 为每个传入执行的功能Socket,并且接收套接字和可选地将执行延迟到下一个注册的中间件的参数
     */    
    io.use((socket, next) => {
        if (socket.request.headers.cookie) return next();
        next(new Error('Authentication error'));
    });

    io.on('connection', function(socket) {

        /**
         * @description: 用户登录,则保存用户连接的相关信息,并从redis拉取未读消息,推送给该用户
         */        
        socket.on('user_login', function(socketInfo) {       
            if(!socketInfo.userId) {
                // io.sockets.to(socketInfo['socketId']).emit('disconnect', '');
                return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// 将用户与socket插入数据库中
            addSocketId(socketInfo);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if (process.env.NODE_ENV === 'development') {
                displayUserInfo(socketInfo);
            };

            // 推送所有消息
            message.pushMessage(socketInfo['userId']).then(pushData => {
                io.sockets.to(socketInfo['socketId']).emit('push_message', pushData);
            });
        });
    
        /**
         * @description: 发给某用户交易通知(在线实时通知,并存储至redis)
         */        
        socket.on('todo', function(todoData) {    
            // 存入redis
            message.addMessage(todoData);
            // 检测用户是否在线
            message.isOnline(todoData['receiver_id']).then(isOnline => {
                // 用户在线则通信
                if (isOnline == true) {
                    getSocketId(todoData['receiver_id']).then(socketId => {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o.sockets.to(socketId).emit('todo_message', todoData);
                    }); 
                };  
            });
        });
    
        // TODO: 需要提醒前端在关闭窗口之前先断开连接(窗口刷新之前应该不需要)
        /**
         * @description: 断开连接
         */        
        socket.on('disconnect', function() {
            // 从数据库中删除连接
            deleteSocketId(socket.id);
            // 判断当前是否是开发环境
            if (process.env.NODE_ENV === 'development') {
                displayUserInfo(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);
    
    });
    
}

function displayUserInfo(user) {
    console.log(`当前登录用户信息:${user}`);
    return;
}

module.exports = {
    init
};

上方代码中,主要创建了connection事件,其下又有user_login、todo、disconnect事件,然后这些事件下又有其创建或监听的事件。其中,user_login事件主要是监听前端用户的登录成功,若用户成功上线,则将redis内的已读未读消息分类后推送给客户端。todo事件则是判断用户在线后,实时传递消息,需要注意使用io.sockets.to(socketId).emit(eventname, eventdata)实现P2P消息传送,socketId即为接收消息用户的WebSocket连接的ID。客户端则需要监听后面emit()参数中的eventname事件。disconnect事件则是在客户端用户登出或刷新页面等认为是断开WebSocket连接时,在维护的socket连接组中删除该用户的WebSocket连接信息。

当然,在连接到connection事件前,有一个中间件io.use((socket, next) => {},是判断对方的连接是否有效(带有cookie的主动连接)。

然后,在/bin/www .js中引入io:

#!/usr/bin/env node

// 模块依赖
var app = require('../app');
var http = require('http');
const socketIndex = require('../src/routes/socket/index/socket');

// 从环境中取端口,应用到express
var port = normalizePort(process.env.PORT || '3000');
app.set('port', port);

// 创建http服务(将express注册到http中)
server = http.createServer(app);

// 监听
var io = require('socket.io')(server, {
  cors: {
      origin: '*'
  }
  // path: '/socket' // 重新定义socket连接路径
});

// 全局声明
global.io = io;

// socket的程序文件下引入io
socketIndex.init(io);

其中,引入函数init()即是上一段代码中的init函数,传入参数即为在服务端入口中创建的io服务。io服务中需要传入cors参数,解决跨域问题,如果想更改websocket连接的地址,则使用path参数,其参数值即是在原先基础的websocket连接地址后加上。

客户端

首先创建一个socket对象,io() 的第一个参数是链接服务器的 URL,默认情况下是 window.location(需要修改成服务端的URL,包括对应的模块或权限对应的指定路径,path参数)。

加载全部内容

相关教程
猜你喜欢
用户评论